港息维持低位 加按港楼入市海外物业更划算
早前有传媒报导,指港人移民潮引发卖楼套现潮,而近日更有人发现不少本港传统名校亦因移民潮,陷入收生不足危机,一时之间似乎移民潮又成热话,令人对本港前景担忧。
美联环球就上述热话,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,访问对象包括集团旗下的经络按揭及美联移民客户,分享一下海外置业资金来源及移民意向。而调查发现,有意移民的受访者,占约51%,比去年7月时的调查数字轻微回落5%。
详细调查的数字就不多于此提及,但调查数据均反映本港买家倾向保留香港物业,资金来源多来自加按本港的物业及手上的个人储蓄,未必会出售手持单位套现而获取移居资金。到底是为何?
港人买海外楼作投资保障用
以笔者观察公司买家发现,现时大多买家入市海外物业,多为「买个保障」,于港楼价高企,要入市的成本较为高昂的情况下,深明「买砖头保值」道理的港人,则转为选择投资海外物业。
既然是投资,暂时未有移居计画,故不急于于此时卖掉本港的物业。以笔者的睇法,港楼未来仍有一定升幅,现时低息环境持续,笔者对客人、对读者,是建议加按港楼作为入市资金。原因有数个,其中自然是因本港息率较低,将港楼加按可享受低息率,H按更跌至1.48 厘,较英国按揭息率的3%,将香港物业加按的做法可算是十分划算。
每月供款较英国低17%
如果香港本身物业已经完成供款,甚至接近完成供款的话,大可以选择以1.48厘的息率加按香港物业,套现投资英国楼。笔者举个简单例子,现时英国按息约为3.54%,与香港的按息相差约2.06厘。
以伦敦Zone 3一个价值约为350万的单位为例,若在英国承造6成按揭的话,向银行贷款210万,每月供款为12,222港元。但若果买家从自身在港物业加按套现,而贷款额相若的话,每月供款额将减至10,114港元,每月供款支出将大减2,108港元,减少约17%。
再者,于本港承造按揭,还可以赚取汇率的差异;而将外地的物业租金回报比港楼更高,更可「以租抵供」,现时英国租金回报大约是4厘,相信租金收入足以应付供楼成本之余,更可赚取逾2厘息差以及每年的租金增长,可谓一举多得。
故笔者亦建议最好的做法是,加按港楼购入海外物业,可以同时赚取息差及汇率的差异,如此多的好处,读者不妨参考一下,把握海外置黄金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