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元弱勢難扭轉 海外置業莫遲疑
置業是不少港人夢想,不少人打拼數十載,只為完上車夢。但本港樓價高企,一般市民都難以圓夢。故近期香港開始掀起海外投資熱,海外物業成為眾人投資首選。誠然海外物業價格故低,但境外投資要顧及外滙風險,海外買家或會遇上賺樓價蝕外滙的情況。不過從美元近期走勢可見弱勢已成,海外買家或許可以從購買海外物業獲得滙率漲價的好處。
高滙價低利率年代來臨
美金是世界最重要的貨幣,走勢牽動全球經濟。一般而言,當美金轉強的時,其他國家的幣值亦會轉弱。而當地政府為免貨幣大幅貶值而引發的惡性通漲,便會利用加息以保滙價。而當地樓價亦會因加息影響而受壓,但疫情之下,多國面對通縮問題,減息已是唯一出路。於各國大幅減息的環境下,各地樓價亦獲支持。近日澳洲聯儲銀行再次放水,本月1日亦公布利率決議,維持基準利率在0.1厘不變,符合預期。而根據澳聯儲政策紀錄透露,目前資產購買規模擴大後,或能刺激當地房地產市場,房價可能會被推高,從而刺激經濟。 筆者早前亦有提及各國樓價於疫情期間均錄得升幅,上期提及第三季以加國樓價升幅最為明顯,以美金計算的話溫哥華及多倫多更升達10%及7%,重要的是加幣及澳元的滙價因美金轉弱而從3月低位的5.34及4.45上升超過1成,於第二季入市的買家現在已經賺到滙價及樓價。美國疫情加劇,息口低企不在話下,聯儲局亦須購入大量資產,同時美國政府亦已推出各種刺激經濟措施以保經濟。早前美國公佈的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持續反彈,料非農就業新增職位放緩,失業率上升。因此市場擔心疲憊的消費者意願,將影響今年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消費旺季的銷情,種種因素導致近日美滙指數下跌。
外幣上升推高回報
事實上,美滙指數近期已開始回軟,由3月高位接近103.2輾轉跌至近日的91.7,跌幅已逾一成。要數美滙指數近10年的底位已是2011年5月的73.03,雖然短期內美元會否下跌到10年低位仍言之尚早,但市場普遍認為美元仍有下跌空間。 以加幣為例,11月1日時兌港元滙價為5.818,在短短1個月內加幣滙價已上升至12月1日的5.974,升幅近2.68%。澳元亦由本月初的5.4已升至現時的5.74,升幅達4.7%。事實上,不少外幣兌港元滙價年內錄得顯著升幅,現時美金弱勢已成,各位醒目的讀者如欲達至雙贏局面的話(贏樓價贏滙價),海外置途便要趁早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