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search results

何處是吾家

by 美聯環球 on 2020-05-01
Comments:0

是去?是留?自去年6月爆發反修例抗爭以來,綿延多月的政治運動已對經濟以至香港在國際間的形象造成打擊,其後遇上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。筆者落筆當刻,疫情亦有緩和跡象,但是累積的社會深層次矛盾仍然未消失。到底疫情過後,香港迎來是黎明或是另一個黑暗,相信無人有把握回答。不過,隨著疫情緩和,港人亦重拾移民興趣,最近一周移民查詢亦呈現突破式增長,港人對移民的心態亦有所轉變,開始由以往「攬水泡」的心態,轉移至更心思熟慮 。

港專才憧憬他國發展

無可否認的是,香港遙不可及的樓價、愈趨狹窄的居住環境、高昂的生活成本,皆令香港一次又一次「榮登」國際調查報告榜首,包括經濟學人智庫公布「全球最高生活成本」、國際物業顧問世邦魏理仕「香港樓價全球最高」,而在國際間金融經濟排名亦見失利,「全球金融中心」急跌6位,多間香港高校排名亦見下跌。

很多港人面對林林總總的社會問題,將憧憬投射他方,正如 1997年回歸當刻,憧憬於異鄉落地生根,重新調整生活軌跡。 筆者從去年至今處理過多宗移民申請,當中不乏年薪過百萬專業人士,憂慮社會深層次矛盾令香港經濟金融光環褪色,加上國際評級機構惠譽7個月內2降港評級至AA-,以及早前財算案預視來年財赤將高達1,391億元, 進一步催化專業人士移民的進程。而專業人士的移民考慮,除了申請門檻外,地理位置、生活條件及教育質素,皆影響其決定。

愛爾蘭勢成移民新寵

在筆者的客戶當中,有對八十後年輕父母,眼見政經情況每況愈下,對現狀感到無力,而且對香港教育制度缺乏信心,冀送子女往外國升學,開拓視野,最終決定舉家移民到愛爾蘭。以這對父母的條件,可以選擇的國家不少,最終敲定愛爾蘭的原因有幾個。其一是受到該國的地理位置吸引。愛爾蘭分別坐擁歐盟及英國優勢,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成為脫歐協議中最大贏家,愛爾蘭公民更享有在英國定居、生活、讀書權利,方便家長為下一代教育「鋪路」;加上愛爾蘭更是唯一同時存在於歐盟及歐元區的英語國家,企業稅特低,成功吸引不少科技巨臂例如Microsoft、Google、Facebook等到當地建立歐洲總部,為經濟帶來高速增長動力,此等優越,於近年深受港人追捧。

此外,不少國家都採取計分制,例如加拿大以及澳洲等,移民門檻甚高,相對之下,愛爾蘭不但對學歷、語言、工作經驗以及商業背景沒有要求,而且成本效應更較傳統移民大國吸引。再以上述夫婦的個案為例子,捐獻40萬歐元(約340萬港幣)移民當地,一對年幼子女以歐盟學生身份就讀愛爾蘭的學校享受免費12年英式教育,從而節省約400萬元的學費,同時全家亦能獲得多一個身份,多一份保障。愛爾蘭特殊地理同時亦有利銜接英國大學,故一些港人轉至新興移民國家愛爾蘭尋找機會。

Share

Comp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