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升学为时未晚
最近由DSE歴史科试题引致的风波,再本港闹得沸沸扬扬,在社会各界掀起不少争论。姑勿论谁是谁非,笔者接触的少部分已申请移民的家长,近日突然表示期望可以加快申请流程,早日安排孩子到外地就读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
疫情影响仅属暂时性
其实自从去年中社会运动以来,笔者接触过不少有意移民的家长,当中不少本来打算待子女升中时才安排出国升学,直至近期明显加快进度,但无奈受肺炎疫情所碍,多个国际考试如国际文凭(IB)、普通教育文凭(GCE)、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(IGCSE)等相继宣布取消。
疫情席卷全球,预料在「无试可考」下,各国亦采用不同制度招收新生,例如英国的学校普遍以预测分数取代暂取资格; 美国部分大学亦会以学科以外的活动作为评核考虑;同时,不少海外大学预科亦采纳弹性入学申请作取录评估。笔者明白家长们望子成龙之心,但毋须过分忧虑。
外币跌造就黄金机会
疫情爆发无可否认令全球酿成经济社会大灾难,但反过来想,疫情亦造就了不少出国升学机会,原因是疫情爆发,原因是疫情爆发,导致不少热门「升学国」币价急跌,例如英磅、澳元及加币均于月前曾录得显著跌幅,家长如能早着先鞭作好部署,在外币下挫时及早兑换子女「升学国」的货币,大有机会节省一大笔开支,当然现在亦未为晚也。
另一边厢,众所周知,香港教育制度向来较为崇尚学术及教学成绩,普遍学生在学期内经常面对大大小小得测验; 有部分传统名校更要求学生「文武双全」,林林种种的课外活动,加上学术上的催谷,难免令孩子及父母同时面临巨大压力。
笔者从接触过的家长客户中得悉,部分家长对本港「填鸭式」教育感到不满,反观海外大学普遍着重培养学生多方面均衡发展,与香港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教学制度,而且,到外地升学,一来可拓阔国际视野,同时可培养独立思维,加强自身的竞争力,对未来学业及事业发展有莫大裨益,故及早筹谋子女负笈海外不无道理。
本港大学国际排名跌
值得留意的是,据《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》刚于4月公布全球大学影响力排名,香港境内大学的部分学科名次均告下跌,当中香港大学由去年第10位急速下滑至41位; 至于去年排名第60位的浸会大学更跌出「百大」之例。
此消彼长,备受港人钟爱的澳洲,综合成绩却见突出,以全球大学学术表现计算,澳洲大学更包办第一至第四名,加上现时澳币仍位处低位,对有意送子女到外国升学的家长而言有一定吸力引,令澳洲成为最热门「升学国」之一。
最后,笔者观乎近期部分知名学府的收生取态,例如美国顶尖学府麻省理工学院(MIT)以及史丹福大学,似乎正渐渐增加招收当地大学生的名额,减少来自海外学生的学位,未来学子入读美国名校之路的难度可想而知,绝对是「万中无一」、「一席难求」,所以更要及早作出部署,好好把握海外升学黄金机会。家长们,你懂的。